你正在幫孩子找英文課,卻發現種類一大堆?
有的主打自然發音、每週拼讀,有的強調唱跳快樂學習,有的課名看起來像在玩、有的像小學先修。到底該怎麼選?
更常見的情況是: 你查了很多課,但心裡還是有個疑問——「這些課到底在教什麼?」
這篇文章不講抽象理念,直接把台灣常見的兒童英文課類型攤開來講,幫你分析每種課的內容、優缺點與適合對象。
台灣常見的兒童英文課類型
1. 傳統英文補習班
- 特色:上課坐著、先學 ABC、單字書寫、句型造句
- 常見對象:中大班~國小,偏重升學準備
- 優點:有作業、有測驗,家長可看見進度
- 缺點:語言情境少,理解與應用弱,孩子容易覺得無聊或抗拒
2. 自然發音(Phonics)課程
- 特色:教孩子英文字母與拼音規則,強調唸音與拼讀
- 優點:對於未來閱讀與拼寫有幫助
- 缺點:對 3 歲以下孩子抽象,沒有語境支撐難以內化
3. 親子英文共學課(陪同上課)
- 特色:由爸媽一起參與,透過遊戲、童謠、故事學英文
- 優點:適合低齡寶寶(1-2歲),親子一起建立語言環境
- 缺點:語言輸入容易中斷,成效高度依賴家長英文程度與參與度
4. 沉浸式語感課(獨立上課)
- 特色:不教單字、不翻譯,直接用英文引導遊戲、故事、活動
- 優點:孩子在語境中自然習得語感,提升理解力與反應力
- 缺點:家長看不到紙本成果,需信任長期累積的輸入效果
各類型比較表
課程類型 | 適合年齡 | 是否翻譯 | 學習重點 | 成效特性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補習班 | 5歲以上 | 是 | 單字、造句 | 量化進度快,易背易忘 |
Phonics | 4歲以上 | 部分 | 拼讀與唸音 | 讀寫為主,無語境支持 |
親子共學 | 1-3歲 | 有 | 歌謠遊戲 | 陪伴品質影響成效 |
沉浸式語感課 | 2-6歲 | 否 | 句型理解與語感培養 | 穩定輸入下理解提升 |
玩扮英語的課屬於哪一類?
我們的課屬於「沉浸式語感課」,也就是:
- 不教單字、不翻譯
- 用活動與遊戲創造語言情境
- 幫助孩子「聽得懂」英文,進而自然理解語意
課堂設計如下:
- 每月有一個生活主題(如夏天、交通工具、動物)
- 每週兩堂課,一堂活動課,一堂玩具互動課
- 所有語句會在 4 週內用不同形式重複出現,幫助孩子從理解到內化
那孩子真的學得會嗎?
我們觀察到:
- 一歲多的孩子會在 clean up 音樂響起時主動收玩具
- 兩歲孩子聽得懂「Where’s the blue one?」會對應動作
- 三歲孩子會在 story time 自然跟著說 “Oh no!” “Let’s go!”
這些不是死記背誦,而是語感在日常遊戲中慢慢形成。
家長英文不好怎麼辦?
我們提供每月語句卡與音檔,讓家長即使不懂文法,也能在生活中陪孩子用一兩句英文互動。你不需要「會講英文」,只需要每天說一次:「Let’s go!」孩子就能多接觸一次語言。
延伸閱讀與預約體驗
👉 語感是什麼?為什麼幼兒不能只學單字
👉 一週只有一堂英文課,夠嗎?
👉 預約體驗課
👉 玩扮英語官網
👉 課程介紹
FAQ:爸媽常問
Q:這樣的課會學到單字嗎?
A:孩子會在活動中「理解單字意義」,但不是透過單字表或拼寫記憶,而是透過語境。例如在撿水果時聽到 Apple、Banana,自然對應物品。
Q:課後可以複習嗎?
A:每月會提供語句卡與音檔,幫助家長在家延伸語感。即使一天說一句,也有用。
Q:會不會學太慢?
A:語感是累積式學習,不是立刻看到背了幾個單字,而是過幾週後你發現孩子「聽得懂」更多了。
結語:不是越早學越多,而是越早聽得懂
選擇適合的英文課,關鍵不是看誰教的快、誰進度多,而是: 孩子是否在課堂中「聽得懂」、「想參與」, 語言是否像生活一樣自然被吸收。
沉浸式語感課,可能不會讓孩子背單字、念 A-Z, 但會讓他在日常活動中,漸漸建立起真正的英文理解力。
如果你正在找一堂能讓孩子真正進入語言世界的課, 歡迎來玩扮英語,看看語感是怎麼長出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