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感是什麼? 為什麼我們的英文課不教單字,也不翻譯

很多家長一聽到我們的課不教單字、不教 A 到 Z、也不翻譯, 第一反應是:「那到底在教什麼?」

我們的答案是——在教孩子累積「語感」。

這篇文章會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: 語感是什麼? 它跟英文好不好有什麼關係? 為什麼語感沒打好,背再多單字也沒用?

語感是什麼?

語感(language sense)不是語法也不是單字量, 而是孩子對「語言的整體感覺」。

一個有語感的孩子,即使不會拼單字, 聽到 “Let’s go!” 就知道要出發, 聽到 “Oh no!” 就知道發生糟糕的事。

語感是從「整句話」中培養出來的理解力與反應力, 不是從背單字開始。

為什麼語感比單字更重要?

1. 會背單字 ≠ 聽得懂英文

很多孩子背了 Apple、Banana、Cat,但一句話都聽不懂。 那是因為他們學到的是「翻譯對應」,而不是語言的邏輯。

2. 英文不是靠拼湊,而是整句理解

小孩說中文也不是先學「桌」再學「子」, 而是直接聽懂「這是桌子」。英文也是一樣。

3. 有語感,才能進入下一階段

無論是自然發音、閱讀、甚至文法, 都要建立在「聽得懂整句」的基礎上才有效。 沒有語感,後面的學習會變得吃力。

那我們課堂上到底在做什麼?

我們不是把單字、句型拆給孩子背, 而是用遊戲、故事、對話,讓他在活動中「聽見英文」、「理解語意」、「參與互動」。

孩子從 Welcome song 到 clean up, 每一個階段都有對應的英文句子:

  • Let’s say hi!
  • What’s this?
  • Jump! Jump!
  • Let’s clean up!

這些句子會重複出現在各種情境中, 幫助孩子自然理解,不用翻譯也聽得懂。

那為什麼不翻譯會更有效?

因為翻譯會讓大腦變成「等一下再處理」的機器, 孩子要先聽英文 → 想中文 → 再想意思 → 才理解,速度很慢。

但我們希望孩子一聽到英文就有感覺: “Oh no!” → 緊張 “Let’s go!” → 出發 “Yummy!” → 好吃

這才是語感在運作。

實際例子:有語感的孩子這樣反應

  • 故事裡聽到 “Let’s open it!” 就會伸手打開箱子
  • 吃東西時聽到 “Do you want more?” 就點頭
  • 聽到 “Let’s clean up” 就開始收玩具

這些反應都不是翻譯來的,而是理解來的。 而理解,就是語感的核心。

FAQ

Q:你們不教單字,孩子不會輸在起跑點嗎?

A:我們不「拆單字教」,但孩子會在語境中自然接觸到單字, 而且是連句子一起聽懂,比單獨記單字更有用。

Q:不翻譯,孩子會不會聽不懂?

A:課堂設計會搭配動作、表情、玩具、畫面,讓孩子即使不翻譯也能理解。 而這種理解方式更接近語言的自然習得。

Q:學語感是不是很慢?

A:相反,語感是所有語言學習的基礎,打好語感後的孩子學什麼都快。 前面慢,是為了後面快。

延伸閱讀與預約體驗

👉 每週只上一堂英文課有用嗎?
👉 兒童英文課怎麼選?補習班、沉浸式、親子共學一次比給你看
👉 預約體驗課
👉 玩扮英語官網
👉 課程介紹

結語:先有語感,才有真正的英文能力

背單字會讓孩子記住英文, 但有語感,才會讓孩子真的聽懂英文。

語感就像是語言的耳朵, 聽得懂,才有反應,才會說,才學得快。
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課,看起來不像補習, 但孩子的英文,卻是一點一滴「聽進去」的。

想知道語感是怎麼長出來的, 歡迎你帶孩子來體驗一次看看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