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單字、ABC卡有用嗎?錯誤方式反而讓孩子討厭英文

你是不是也搜尋過:
「背單字有用嗎?」
「幼兒學英文先學ABC對不對?」
「要不要先買字卡讓孩子先記起來?」

很多家長很焦慮,怕自己不早一點「補底」,孩子就會輸在起跑點。

但其實,過早把學習焦點放在記憶單字,反而會讓孩子對英文失去興趣。

這篇文章會用清楚、實例化的方式,告訴你:

  • 為什麼幼兒階段不適合以單字記憶為主
  • 背單字和玩ABC卡的風險是什麼
  • 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順序
  • 如何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裡累積語感
  • 家長可以怎麼做,才能安心不焦慮

為什麼大家會以為「背單字很重要」?

我們這一代人的英文學習,是從「抄寫、死背、拼字」開始的。

老師和補習班都告訴我們:

單字量就是基礎,有單字才能造句。

但對於0-6歲的幼兒來說,語言學習根本不是靠死背

幼兒語言習得最先要有的是「聽懂」和「語感」。

如果直接讓孩子先記憶,會有三個風險。


幼兒死背單字的三大風險

❌ 風險1:只認字,不理解

孩子看到字卡:「Apple」
會知道那是蘋果的英文,但不知道在句子裡要怎麼用。

例如:

“I want an apple.”
“This is my apple.”

這些句子他不會用,因為「只知道單字」。

長期下來,會產生「我只會念單字,英文很難」的感覺。


❌ 風險2:排斥感加劇

很多家長以為:

小孩學語言就是先記,再慢慢用。

但對幼兒來說,語言是互動的東西,不是考試。

當學習方式變成「背誦」,
孩子很快就會覺得無趣、抗拒,甚至哭鬧。


❌ 風險3:語感養不起來

語感是指:

聽到一整句,不用翻譯就懂。

如果只記單字,孩子的大腦會先用母語「對應翻譯」,而不是直接理解。

以後越學越複雜時,反而更吃力。


「背單字卡」和「語感學習」的根本差別

背單字卡語感學習
重點單字量理解力
方式重複記憶、拼寫情境輸入、互動
成果短期背誦長期內化
動機外在被要求內在有興趣
後續學習抗拒、倦怠自然延伸

為什麼學語感比背單字更有效?

語感=理解。

孩子先從情境和語句認知英文,
之後才能真正做到「靈活運用」。

例如:

老師說:

Where’s the apple?

孩子會找出蘋果。

不是因為記住「apple=蘋果」,
而是因為他「聽得懂整句」。

這種能力,比單字量更重要。


真實案例:背單字反而退步?

我們曾經遇過家長分享:

「哥哥4歲去補習班先背單字,短期好像很快,但小學後完全不會聽句子,連故事都不想聽。」

相對地,妹妹3歲上沉浸式語感課,
一開始都不會講,但一年後能聽懂簡單指令,情緒也很輕鬆。

這就是「先有語感」的力量。


FAQ:爸媽最常問

Q:不背單字,孩子會不會什麼都不會?

A:不會。孩子在自然輸入裡會聽到單字,而且是在情境裡理解,比死記更紮實。


Q:先學ABC不是比較簡單嗎?

A:字母是工具,但如果沒有語感基礎,學完也只是認符號。


Q:幾歲才需要開始拼讀?

A:等孩子有語感、能聽懂常用句,再學拼讀才有效。


家長可以怎麼做?4個步驟

先放下進度焦慮

不要急著比誰先會講,誰先會拼。


多創造英文情境

聽英文歌、講簡單句子、看簡單繪本。


觀察孩子的理解反應

看他是不是聽得懂,而不是有沒有背出來。


給孩子足夠時間

理解期可能半年到一年,耐心很重要。


玩扮英語怎麼做?

我們採「沉浸式語感課」:

  • 全英文互動
  • 不翻譯
  • 用故事、遊戲、動作輸入
  • 語句循環出現
  • 不用單字卡逼記

孩子先累積語感,再進入拼讀與書寫,才不會排斥。


延伸閱讀與預約體驗

👉 語感是什麼?為什麼我們的英文課不教單字,也不翻譯
👉 不是越早會講英文越好!語感比開口更重要
👉 2歲學英文太早嗎?建立語感的最佳時機與常見迷思解答
👉 不會講英文的爸媽,也能陪孩子一起玩英文
👉 預約體驗課
👉 玩扮英語官網
👉 課程介紹


結語:先有語感,才有能力

很多家長心裡焦急:

「是不是先多背一點比較好?」

事實是,越早把學習變成「記憶比賽」,孩子越容易排斥。

先給他穩定的語感輸入,
讓英文在他心裡是安全、好玩的,
開口、拼讀都會自然跟上。

如果你也想看看不靠死背的學習方式,
我們在玩扮英語等你一起來體驗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