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爸媽在搜尋:
「英文不好能陪小孩學嗎?」
「講錯英文會不會害小孩學壞?」
「不敢開口講英文,會讓孩子失去學習機會嗎?」
你不是唯一有這些焦慮的人。
幾乎每位來到我們教室的家長,都會先小聲問:
「老師,我英文很爛,會不會教壞他?」
答案很簡單:
不會。
這篇文章會告訴你:
- 爸媽講錯英文,其實沒有想像中嚴重
- 為什麼「敢講」比「講得完美」更重要
- 幼兒語感怎麼建立?
- 在家陪伴的正確心態
- 常見迷思和破解
看完,你會對「英文不好怎麼陪學」有全新認識。
為什麼大家都怕「講錯會害小孩」?
我們從小在「怕錯」的教育環境長大:
- 考試要滿分
- 單字拼錯就被扣分
- 講錯就被笑
這讓很多家長直覺認為:
「我英文不標準,孩子聽了會跟著錯。」
但幼兒語言習得不是考試,是浸泡和模仿。
孩子學語言最重要的是「情境、互動和情感連結」。
你講錯一兩個單字,不會害他整個英文壞掉。
幼兒語感是怎麼建立的?
0–6歲孩子的大腦就像海綿。
根據《哈佛大學幼兒發展研究中心》:
「幼兒語言理解,最初來自大量聲音輸入和情境連結。」
也就是:
- 他們先從你的語調和反應裡感覺意思
- 再慢慢分辨出詞彙
- 之後模仿語句
即使你不小心把apple講成apples,
孩子也會透過其他情境、老師、影片的輸入,建立正確版本。
錯誤不會造成永久影響,怕講才會
很多研究指出:
「家長自然講英文,比完全不講更能激發語感。」
為什麼?
✅ 孩子感受到你對語言的正面態度
✅ 學會「語言是溝通,不是表演」
✅ 不害怕犯錯
✅ 願意嘗試
相反,如果家長什麼都不敢說:
「我英文不好,你跟老師講就好。」
孩子會下意識覺得:
「英文是很可怕的東西。」
這種「情緒印象」才是真正影響未來的原因。
實際例子:自然陪伴比完美更有效
我們有位媽媽英文很破,但她每天都會用簡單句子跟孩子互動:
「Let’s clean up!」
「You like it?」
「Wow, big car!」
雖然文法不完整,但孩子從兩歲開始就敢用英文單字表達。
相反,另一位家長英文很好,但不敢開口,堅持全部交給老師。
三個月後,孩子在課堂上明顯更被動,反應慢。
這就是「敢講」的影響。
FAQ:爸媽最常問
Q:講錯文法怎麼辦?
A:不用擔心,孩子接觸大量正確輸入會自動修正。
Q:發音不標準會害他以後講錯嗎?
A:孩子接觸各種標準發音(老師、音樂、影片)會自己分辨。
Q:不會講英文的爸媽要不要硬學?
A:不必先學會再講,用簡單詞彙搭配動作就很好。
Q:要不要提醒孩子糾正錯誤?
A:幼兒階段不需嚴格糾正,先鼓勵再示範。
家長可以怎麼做?4個陪學心法
✅ 先陪再對
先有語感再微調正確,不要急著修正。
✅ 用生活語言
吃飯、玩具、睡覺都能用簡單英文講。
✅ 情緒要放鬆
不要表現出害怕,孩子會模仿你的態度。
✅ 示範嘗試
「我也不太會,我們一起學」最有力量。
玩扮英語怎麼做?
在我們的沉浸式課堂裡:
- 老師全英文引導
- 不翻譯
- 不強迫孩子講
- 幫助孩子先養語感
- 家長只需輕鬆陪伴
孩子在多重輸入環境,自然學會正確句型,不會因為家長偶爾講錯就「學壞」。
延伸閱讀與預約體驗
👉 不是越早會講英文越好!語感比開口更重要
👉 不會講英文的爸媽,也能陪孩子一起玩英文
👉 語感是什麼?為什麼幼兒不能只學單字
👉 2歲學英文太早嗎?建立語感的最佳時機
👉 預約付費體驗課
👉 官網首頁
👉 課程介紹
越自然,越有效
別再讓「怕講錯」卡住你和孩子。
對幼兒來說,語言不是檢查考卷,而是一起玩的東西。
你越自然,孩子就越敢開口。
你不完美的示範,反而是孩子最安心的陪伴。
如果你想看看怎麼讓孩子輕鬆啟動語感,
歡迎一起來體驗。